宋朝州府衙门
作者:本站原创
-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宋朝州府衙门和宋代官府的名称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宋朝州府衙门以及宋代官府的名称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One]、宋代官府的名称
〖One〗、“衙”字本为“牙”,“衙门”是由“牙门”转化而来的。
〖Two〗、在古代,“牙门”是军旅营门的别称。先秦时武将仪仗“像猛兽以抓牙为卫,故军前大旗谓牙旗”,用猛兽的爪牙来象征王者的武卫,取其勇武之意;除此之外,起初军事长官办公的地方常列饰有猛兽的爪牙,后来营门两侧干脆也用木头刻画了大型的象征性兽牙,于是便有了“牙门”,但并未成为官府的代称。
〖Three〗、到了北宋时,人们已普遍使用“衙门”一词了。
[Two]、县令和府尹区别
县令和府尹是封建社会官僚体制的两个区别级别与职务的官位。从唐朝起逐步明确,通过宋,明,清朝的沿用与改革完善,渐渐权责分明。县令是七品县长。府尹是五品州府主官。也有个别六到四品州府衙门等职位。都是封建制度的产物。
[Three]、督军府的历史介绍
太原督军府,历史悠久,脉络清晰。北宋以前,这里是晋文公重耳庙,北宋时期改建为大将潘美的帅府,元代为行中书省治,明清两代为山西巡抚衙门,辛亥革命后为山西都督府。1916年,阎锡山任山西省督军,从此这里成为了督军衙门。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同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这里又成为了山西省人民政府的办公所在地,至到2017年9月1日搬离。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