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护板

作者:侠名 -
唐朝的护板

大家好,关于唐朝的护板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唐朝时候,文武百官上朝手里拿的牌子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牙笏哪个朝代开始的
  2. 唐朝时候,文武百官上朝手里拿的牌子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 丞相手中的象牙板叫什么

[One]、牙笏哪个朝代开始的

《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两晋以后,纸张普及,笏成为一种礼节性用品,料质也由竹木上升为玉或象牙,但不是每一位官员都有资格用玉笏或象牙笏。唐代武德四年以后,规定五品官以上才能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笏,对笏的形状也有规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为上圆下方。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的官员不执笏。

[Two]、唐朝时候,文武百官上朝手里拿的牌子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One〗、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Two〗、《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

〖Three〗、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

〖Four〗、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

[Three]、丞相手中的象牙板叫什么

〖One〗、那个叫笏,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Two〗、《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