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屯田事务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唐朝屯田事务的问题,以及和唐朝在西域屯田戍边的特点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下面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One]、唐朝在西域屯田戍边的特点
〖One〗、唐朝自贞观就开始对西域进行大规模的屯田,在东起蒲类海(今巴里坤湖),西至碎叶川(今楚河),南抵昆仑山,北达准噶尔盆地的广大地区进行屯田,使西域的屯田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唐朝盛世之时,屯田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有“安西二十屯,疏勒七屯,焉耆七屯,北庭二十屯,伊吾一屯,天山一屯”。为了有效地管理屯田,中央政府在尚书省工部设屯田司,置屯田郎中,主管大唐屯田政令;在各地置“营田使”,管理地方屯田。而西域地区的屯田设置,与军事紧密相连,设置的军使、都督、节度使不仅担负戍边重责,还必须管理屯田。
〖Two〗、屯田规模之大,分布之广,管理机构之完善,是唐代在西域屯田的特点。
[Two]、垦田和屯田的区别
在汉语中有些情况下都包含或表示“屯垦”的意思。以下是部分词语的详细解释和区别:
屯垦1.屯戍垦殖。《明史?费瓛传》:“以凉州多閒田,请给军屯垦。”《清史稿?食货志一》:“罪徒当遣者,限年屯垦,已事释还。”2.指聚居垦荒。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与杜甫在诗歌上的交往》:“在唐代就有人围湖作圩以事屯垦。”...
屯田1.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汉以后歷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餉和税粮。有军屯、民屯、商屯之分。《汉书?西域传下?渠犁》:“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叁国志?魏志?武帝纪》:“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
[Three]、屯田制起止时间
〖One〗、屯田制指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渊源于西汉,至曹魏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西汉前元十一年(前169),汉文帝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戍边屯田,汉武帝调发大批戍卒屯田西域。
〖Two〗、建安元年(196),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今河南许昌)附近进行屯田。据说当年屯田收获谷物百万斛,缓解了社会矛盾。“于是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并群贼,克平天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曹魏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三国时期,吴、蜀也都实行过屯田,只是规模和成就都不及曹魏。
〖Three〗、曹魏后期,屯田剥削量日益加重,屯田土地又不断被门阀豪族所侵占,于是屯田制逐渐破坏了。咸熙元年(264)政府宣布废除民屯。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