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门楼复原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唐朝门楼复原这个问题,午门宽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One]、午门为什么叫五凤楼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其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明代称承天门)、大清门(明代称大明门),其后有太和门(明代称奉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改今名)。各门之内,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是受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
午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嘉庆六年(1801年)又修。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唐朝大明宫含元殿(总宽近58米)以及宋朝宫殿丹凤门的形制,是从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成。
午门分上下两部分,下为墩台,高12.00m,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墩台两侧设上下城台的马道。五个门洞各有用途:中门为皇帝专用,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喜轿可以从中门进宫,又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试结果后可从中门出宫。东侧门供文武官员出入。西侧门供宗室王公出入。两掖门只在举行大型活动时开启。墩台上正中门楼一座,面阔9间,60.05m,进深5间,25.00m,重檐庑殿顶。
墩台两翼各有廊庑13间,俗称“雁翅楼”。廊庑两端建有重檐攒尖顶的方亭。
正楼两侧有钟鼓亭各三间,每遇皇帝亲临天坛、地坛祭祀则钟鼓齐鸣,到太庙祭祀则击鼓,每遇大型活动则钟鼓齐鸣。午门整座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凤楼”之称。
[Two]、午门宽度
午门下有三孔城门,内门设闸一道,中门拱券高8米,宽6米,左右有两阙,上有阙楼,下有阙门。基座为石质须弥座,高1.2米。须弥座上下均有勒腰,中间为方胜、卷云等纹饰的浅浮雕。午门上精美的缠枝如意纹须弥座简约但唯美,这种装饰代表了明初比较高规格的建筑风格,也永久的影响了后来的风格,楼顶残留的百余座宽大的柱础,还能管窥原来上面仪凤楼的辉煌,站在午门之上还可以远眺御道街。
午门是南京故宫宫城的正门,因“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民间俗称午朝门。午门内为奉天门,外为御街和御道(现为御道街)。午门除了是官员出入之门外,还是传达圣旨及朝廷告书的地方,也是皇帝处罚大臣“廷杖”之地。
午门是天子所居的南门,级别高于宫城诸门,平面呈“凹”字形,上有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的城楼,象征皇权的“九五之尊”。城楼两边有重檐崇楼两座,和左右两侧阙台上的另两座崇楼以及午城楼合称为“五凤楼”。下有三孔城门,内门设闸一道,中门拱券高8米,宽6米,左右有两阙,上有阙楼,下有阙门。基座为石质须弥座,须弥座上下均有勒腰,中间为方胜、卷云等纹饰的浅浮雕,其形制被北京故宫午门所继承。
[Three]、时代少年团大唐芙蓉园从哪个门出
〖One〗、从九天门出大唐芙蓉园开放西门(御苑门)、南门(即九天门)和东北门出入口,其中西门为正门,一般游客都是从此门进入。大唐芙蓉园的南门——九天门,景观名为有凤来仪。
〖Two〗、它正对凤鸣九天剧院,门楼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仿唐建筑,前为小型广场,广场正中建了一个九级涌水半圆之坛,形状仿唐代的天坛,象征着九重天,也就是天堂的比较高境界。
关于唐朝门楼复原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