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隐居的诗人

作者:侠名 -
宋朝隐居的诗人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宋朝隐居的诗人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宋朝隐居的诗人以及哪些诗人归隐山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哪些诗人归隐山林
  2. 宋朝诗人先后顺序
  3. 林逋是北宋中期吗

[One]、哪些诗人归隐山林

陶渊明、王维、孟浩然、张籍、杜荀鹤、范成大、王建

〖One〗、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

其诗歌以风格自然、语言质朴、凝炼、意境隽永而为人所称道,尤其大量以田园生活为内容的作品,更是诗坛上一枝秀丽的奇葩。

归隐的原因:一是陶渊明本性使然,一是社会现实使然。他质性自然,带气负性的为人是根本不可能与世俗腐败风气相结合的。何况仕途充满了机诈和险恶,归隐对他来说是无奈之举。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

归隐的原因:盛唐诗人孟浩然之所以终身不仕,并非“为隐居而隐居”,也并非出于无奈,或受儒家“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观念的影响。其深层原因在于其始终坚持以“求真”、“放性”并以其作为统摄立身行事的基本原则,当他意识到自己的个性不见容于官场,为了保持真实的自我,选取了归隐。

王维诗现存不满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的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诗人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有的作品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

归隐的原因:王维的生活的时代,佛教繁兴。士大夫学佛之风很盛。政治上的不如意,使得生活舒适的王维自然向往佛学中的境界,所以他一生几度隐居,一心学佛,以求看空名利,摆脱烦恼。

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韦诗以五古成就比较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

归隐的原因:其隐逸思想的产生与他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等有关。韦应物一生沉浮宦海三十多年,儒家济世思想在其人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仕途的坎坷,命运的偃蹇又促成了其隐逸思想的发展。并且他具有浓厚的隐逸思想,生性淡泊,不慕名利,不汲汲于入世,常以隐居为乐。

其诗题材广泛,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比较高。他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绘了农村景物、风俗人情和农民生活,风格清新明快,优美流畅,富有韵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宋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Two]、宋朝诗人先后顺序

〖One〗、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Two〗、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Three〗、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北宋文学家。

〖Four〗、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Five〗、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Six〗、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Seven〗、李清照(约1084—1155年),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Eight〗、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

[Three]、林逋是北宋中期吗

〖One〗、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中期仁宗朝著名隐逸诗人。后隐居杭州西湖。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

〖Two〗、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文章分享结束,宋朝隐居的诗人和哪些诗人归隐山林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