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贤介绍

其实唐朝李贤介绍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唐朝李贤的儿子,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唐朝李贤介绍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块儿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One]、李贤是否是武则天的儿子
李贤是武则天与李治的长子。李贤作为李治与武则天的嫡长子自然被立为太子。因为他才智过人颇有乃祖之风,成为了武则天独掌大权的一个绊脚石。被武则天陷害而死。
[Two]、李贤太子被谁陷害
〖One〗、仪凤四年(679年),明崇俨被强盗杀害,却又迟迟抓不到凶手。武后因此怀疑是太子所为。调露二年(680年),武后派人揭发太子阴谋,在东宫马房里搜出数百具铠甲,作为谋反凭证,命令薛元超、裴炎、高智周办理此案。高宗一向喜爱李贤,想要宽恕他。武后却说:"为人子心怀谋逆,应该大义灭亲,不能赦免罪行。"于是,李贤未能洗清罪责,被废为庶人,幽禁在长安。收缴的铠甲在天津桥焚毁,借以昭告天下。
〖Two〗、李贤(655年1月29日-684年3月13日),字明允,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则天次子。
〖Three〗、永徽五年腊月(655年1月)出生,初封潞王。自幼得到良好教育,以"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作为太子侍读。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才思敏捷,深得父皇李治喜爱。上元二年(675年),太子李弘猝死后,册立为皇太子,期间三次监国,得到唐高宗称赞、朝野拥戴和武后猜忌。调露二年(680年),以谋逆罪名废为庶人,流放巴州。文明元年(684年),武则天废帝主政后,为酷吏丘神绩逼令自尽,年仅二十九岁。
[Three]、唐朝李贤的儿子
〖One〗、唐邠王李守礼(672年-741年),本名李光仁,唐高宗李治之孙,章怀太子李贤次子,唐朝宗室、亲王。
〖Two〗、咸亨三年(672年)出生于王府。调露二年(680年)李贤犯下谋逆罪,李光仁与父母同被废为平民,流放到偏僻的巴州。文明元年(684年),李贤在流放地被迫自尽。
〖Three〗、垂拱元年(685年),武则天诏令恢复李贤雍王爵位,家人得以返还长安。李光仁更名李守礼,封为嗣雍王,授太子冼马官职,但仍与皇嗣李旦家人幽禁宫中。圣历元年(698年),李旦降封相王,家人得以外出居住。李守礼也重获自由,改授司议郎中。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辟,授予李守礼光禄卿。唐隆元年(710年),唐殇帝遵照中宗遗嘱,视李守礼如同皇子,进封邠王。不久唐睿宗复辟,改授李守礼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幽州刺史、单于大都护。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