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和东瀛关系

作者:网友投稿 -
宋朝和东瀛关系

很多朋友对于宋朝和东瀛关系和现代日本人对唐朝,宋朝还有感情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东洋人一词起源
  2. 现代日本人对唐朝,宋朝还有感情吗
  3. 阮是在宋朝生产的吗

[One]、东洋人一词起源

〖One〗、东洋是个模糊词,东洋人也没有确指,理解时要看具体语境,分广义、狭义的词语都是这种情况。按照狭义或中间意义理解,东洋人应该包括韩人、鲜人。日本人强行搞的日韩合办以亲缘为基础,不把三韩认作自家人岂不是自打嘴巴。

〖Two〗、日本有许多自称,说东瀛、神州(和中国一样)等时,是专指,说东洋时可以专指自己,也可以指包括自己在内的东方人。

〖Three〗、东洋和东瀛一样,字面意思是东面的海洋,除了代表日本以外,还可以代表东亚地区或更大的地理范围。东洋是相对南洋(东南亚),以及西洋(欧美)而有的说法。

〖Four〗、东洋是中国古人的一个地理区域概念。东洋的名称来源于宋代的东大洋海。在元人陈大震所著《大德南海志》中,又将东洋分为大东洋与小东洋两部分。大东洋指今日加里曼丹岛以南至澳洲的海域;小东洋指今日靠菲律宾诸岛与加里曼丹岛海域。明朝初期以婆罗、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

〖Five〗、近代出现的东洋可能源自日本,用这个词来翻译英文的Orient(东方),其意义与西洋相对,指包括东北亚,东南亚等在内的东方地区。

〖Six〗、现在东洋在汉语中主要表示日本,在日本包括范围较大。一说日本人认为东洋的地理范围大致在今日的南海以东,而西洋则在南海以西。东、西洋的地理分界线是南海。但与事实不能完全符合。日本人出版的《一九一五年世界年史》,列在【东洋诸国】下的国家包括伊朗(波斯王国)、中国(支那)、日本(日本帝国)。1941年出版的《妇人労働に関する文献抄録.外国之部》列有中国、日本、印度。

〖Seven〗、日本自称东洋是确定无疑的,也有时指日本以外的国家,不含日本,就像中国说亚洲国家时不含中国一样,即说到东洋、亚洲说的是外国。1907年的《东洋歴史表解:言文一致》全书不到200页,130多页讲中国史,5页讲朝鲜史,其余是东洋诸国史和总括材料。

[Two]、现代日本人对唐朝,宋朝还有感情吗

〖One〗、现在的日本人肯定对千年前的唐、宋没有任何感情。

〖Two〗、时光倒退千年前,我天朝大唐盛世,万国来朝,开放、包容、和谐、威严。

〖Three〗、凡来我天朝外邦者,包吃包住,免费旅游参观,其盛况可见一斑,这当中自然少不了东瀛浪人。

〖Four〗、人性是贪婪的,悠悠岁月,沧海桑田,随着大唐的衰弱,东瀛人从最初的朝圣、交流、学习转变为觊觎,至此埋下祸根。

〖Five〗、随后的大宋、大明不断有东瀛人在沿海骚扰生事。

〖Six〗、就这样一代代的东瀛人对自己的后代叙说我大天朝怎么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心向往之。

〖Seven〗、到清朝后期的闭关锁国,软弱无能,使这些恶魔终于把手伸进了我中华大地,好在弹丸之国终究不及我泱泱中华。

〖Eight〗、有一点要说下,现在的日本很好的继承了我国盛唐的建筑、茶道等,这个还是蛮厉害的(没有别的文化可流传继承)。

[Three]、阮是在宋朝生产的吗

阮[ruǎn]是一种汉族传统乐器,阮咸的简称。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四弦有柱,形似月琴。始于唐代,元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有了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

阮,阮咸的简称,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琶不同。西晋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善弹琵琶,唐代开元年间从阮咸墓中出土铜制琵琶一件,命名为“阮咸”,简称“阮”。结构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唐时琵琶是军中传令之器,故有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说法。

汉时,有众多的马上乐器传入我国,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出使乌孙国(今乌孜别克民族),乌孙王猎骄靡与汉通婚,乌孙公主出嫁前,汉武帝命懂得音乐的工匠借鉴琴、筝、筑、卧箜篌等创制了一种能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圆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四弦,这种乐器便是阮,当时称“秦琵琶”。

起源说法不一,据汉代至魏晋时期的文史资料所载,阮是汉民族自己创造的一种圆体、直项、四弦、12柱(品)的乐器。起源大约在公元前217至公元前105年,汉时称秦琵琶或秦汉子。

西晋阮咸善弹此种琵琶,此琴因此得名阮咸。唐代,约在350年前后由西域传入中国的曲项琵琶盛行,在乐部居于首位。逐渐将曲颈琵琶直称琵琶,而直柄圆形的琶琶,则称阮咸。直到清代,阮虽仍保持着古制,但音域只有1个多八度,在民间流行的旧式阮,则退化为两条或三条弦。[2]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竹林七贤”中的阮咸是杰出的音乐家,最喜弹奏这种乐器,他当时弹奏的已是趋于定型的阮了。由于阮咸善弹和当时社会对竹林七贤的崇尚,这种乐器一时风行全国各地,成为独奏、合奏或为相和歌伴奏的主要乐器。后来因为社会动乱,阮曾一度失传。

据《新唐书·元行冲》载,唐武则天时(684~701),蜀人蒯朗在古墓中得铜器,身正圆似琵琶,与《竹林七贤图》中阮咸所弹乐器相似。元行冲认为:“此阮咸所作器也,命易之林,弦之,其声高雅,乐家遂谓之阮咸。”

唐代的阮,有四弦、13柱,发展得已比较完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诗中形象地描绘阮的音色纯厚圆润。如珠落玉盘那样悦耳动听。在唐代的《清商乐》和《西凉乐》中,阮咸也是主要的乐器之一。

阮咸在盛唐时期流传东瀛。至今,在日本古都奈良东大寺正仓院中,还珍藏着一张唐代传去的螺钿紫檀阮咸。这张阮咸长100.7厘米,四弦、14品,在圆形共鸣箱的面板上,开有两个圆形音孔并镶有音窗,腹部是一副四人奏乐图。琴颈和琴轸上,都有螺钿镶嵌,在琴箱的背板上,更嵌出美丽的花枝图案,并有两支飞翔的鸟雀。其工艺之精细,造型之秀美,为后世所罕见。

阮咸简称为阮,始于宋代。10世纪末,宋大家把阮咸由四弦增至五弦,但不称其为五弦阮咸,而称“五弦阮”,阮之名自此始。

关于宋朝和东瀛关系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