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宋朝衣服

大家好,关于唐朝宋朝衣服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宋朝不同颜色的官服代表什么啊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One]、宋朝不同颜色的官服代表什么啊
〖One〗、宋朝不同颜色的官服代表品级的高低。
〖Two〗、宋朝廷规定:公服三品以上用紫,五品以上用朱,七品以上绿色,九品以上青色。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至1085年)改为四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上绯色,九品以上绿色。凡绯紫服色者都加佩鱼袋。
〖Three〗、官服图案以等级分,一,二品的画龙,三,四,五品是山水,以下是花鸟。朝服是红衣红裳,内穿白色罗质中单,外系罗料大带,并有绯色罗料蔽膝,身挂锦绶、玉、玉钏,下着白绫袜黑皮履。
〖Four〗、除这种朝服是统一样式外,官职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来区别的。主要是在有无禅衣(中单)和锦绶上的图案上作级别变化。
〖Five〗、时服是按季节赐发给官臣的衣物。上至将相皇帝大将下至侍卫步军,赐发的品种有袍、袄、衫、袍肚、裤等。所赐之服大部分是织有鸟兽的锦纹。
[Two]、我想问下杭州在唐朝宋朝明朝都叫什么名称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改“钱唐”为“钱塘”。
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一度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到了唐代后期,每年朝廷从杭州所收商税高达50万缗,几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
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路治。淳化五年(994年),改军号为宁海军节度。大观元年(1107年)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当时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比较多的州郡之一。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
杭州历任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元祐四年(1089年),著名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宋仁宗有诗句赐梅挚知杭州中赞美杭州为东南第一州。
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当。
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在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即皇城,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
由于北方许多人随朝廷南迁,使临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间(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万余人(包括所属县)。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而言,人口也达43万余人。
明代改杭州路为杭州府,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治所。
杭州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个宗教。
基督教——约18万人,其中萧山区占一半以上,老市区3万人,39处堂点:崇一堂,思澄堂,天水堂,鼓楼堂,杭州基督教会城北堂,笕桥堂,杭州基督教下沙磐石堂,杭州崇一堂是全球最大的华人教堂。佛教——灵隐寺,净慈寺,上天竺法喜讲寺,中天竺法净禅寺,下天竺法镜讲寺,韬光寺。道教——抱朴道院。
截至2016年末,杭州有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16个,图书馆藏书1489万册。
截至2006年,全市有博物(纪念)馆51个,剧场16个,群艺馆3个,音乐厅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群)。新增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5家画廊被命名为“中国诚信画廊”,5个广场被命名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每年农历8月18日,在萧山钱江观潮度假村举行世界钱江观潮节。届时,游客不仅可以欣赏举世奇观钱江潮,更可参与一系列文化**和旅游活动。
西湖博览会最早创立于1929年,与1893年的“芝加哥博览会”、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和1927年的“费城博览会”一起扬名世界,并被公认为四大世界性的盛典。首届博览会总共展出国内外物品14.76万件,堪称当时中国物品的总汇。
杭州话原则上指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方言,杭州话使用的范围不大,主要分布在杭州老城区及附近,具有吴语的一般特征,完整地保留中古全浊声母和入声,保留较多古汉语用字用语。
杭州话的分布区域大致东至余杭下沙,南到钱塘江边,西自五云山、转塘至留下附近,北经拱宸桥至余杭三墩,东北经笕桥至余杭乔司之间。杭州是浙江省最大的城市之一,杭州话却是浙江吴语中最小的方言点之一,以杭州话为母语的人口在120万~150万之间。
杭州话具有30个声母,45个韵母,7个声调。杭州话为汴梁话和江南话的结合,保留大量儿化音(儿缀),也是吴越江南的重要代表方言之一,杭州话相较于其他吴语方言有更多的文读应该是近代受到的影响。
[Three]、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嫁衣比较好看
〖One〗、我是老艾,很高兴可以回答你的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就一块儿来分析一下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嫁衣比较好看吧。
〖Two〗、华夏自古便是礼仪之邦,婚嫁更是国人一生中的传统大礼,也是我们五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几千年的婚礼史中,自周代礼服产生,婚礼服也应运而生盛行起来。古代传统婚服制式大致可以分成“爵弁玄端——纯衣纁袡”、“梁冠礼服——钗钿礼衣”、“九品官服——凤冠霞帔”三个阶段。隋唐之前,女性婚服多以“纯衣纁袡”为主;而唐代女性的婚嫁服饰则处于“钗钿礼衣”最具代表性的阶段;到宋代则在承接唐代钗钿礼衣的同时进入“大衫霞帔”初形时期,为明代的“凤冠霞帔”奠定了基础。
〖Three〗、周制时期发展尚简,婚礼也相对简单,没有后世的喧嚣与嘈杂,更加重视夫妻之义与结发之恩,注重“明媒正娶”。《礼记·昏义》载之:“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昏礼者,礼之本也。”由此得出,自古以来,婚礼不仅是个人的行径,更是”合二姓之好”的家族大事。
〖Four〗、周制时期以黄昏时分为吉时行婚嫁之礼,故称为“昏礼”,即“婚礼”。加之受“邹衍五行说”的影响,周代人穿衣多根据五行。且《周礼染人》有云:“玄纁者,天地之色,以为祭服,天地之色玄黄,而玄纁者,天之正色而玄,地之正色而纁,法天地也,故礼服之重者莫不上玄纁下也。”即嫁衣的色彩在周代遵循“玄纁制度”,纁黄而兼赤为纁,如那落日余辉的色泽。与后来所崇尚通身红色的婚服颜色不同,这种玄衣纁裳的色彩更凸显其端正且庄重,有着神圣的仪式感。且根据阴阳五行思想,玄为黑色,五行属阴,故而在裳下缘注红色边,以喻天地阴阳调和。
〖Five〗、汉代是深衣流行的时代,样式大致可分为曲裾和直裾。曲裾服多用于西汉早期,直裾服又称“襜褕”,与曲裾服的相同之处便是衣裳连接且被体深邃,只是衣裾的开法略有不同。直裾男女均可穿,但不能作为正式礼服。曲裾深衣不仅男女可穿,更是女子的常见服式。通身紧窄,行不露足,下摆通常呈喇叭状,充分勾勒出女性的柔美与优雅。
〖Six〗、汉代新妇的嫁衣多采用袍制,延续周代的五行穿衣文化,婚服颜色依旧是玄纁风格。《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公主、贵人、妃以上,嫁娶得服锦绮罗縠繒,采十二色,重缘袍。”伴随着汉代织染技术的空前发展,当时不仅能织出精美多样的花纹,而且也能印染出丰富多彩的颜色,用十二种色彩的丝绸设计出适合不同身份的人穿用的婚礼袍服,并且穿用五彩带和木屐,寓意前程似锦。
〖Seven〗、魏晋时期的女性服装包含有襦、袄、衫、帔、裙、两裆、裤褶等,服装样式宽博。上衣以对襟为主,领袖镶有织锦缘边。衣袖边缘常缀有不同颜色的贴袖。下身多穿条纹间裙,腰间以帛带系扎。南北朝以后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服装样式开始由上长下短改为上俭下丰,由宽衣博带改为窄袖紧身。
〖Eight〗、魏晋时期开始大规模盛行白色衣衫,颜色以素雅为主,即使在婚嫁宴会等重要的喜庆场合,也依然穿着白色礼服。《东宫旧事》载之:“太子纳妃,有白毂,白纱,白绢衫,并紫结缨。”如此大规模的崇尚白色,与当时玄学盛行、佛教的逐渐传播、道教所提倡的“以无为本、返璞归真、追求清新淡雅”的风尚有着莫大的联系。
〖Nine〗、唐代时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民风自由开放,服饰艳丽华美,世人多以“盛世华服”形容唐代服饰,这也是唐代文化中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这一时期的女装充满活力,其主要特点为:款式优美华丽、雍容大度;穿着方式不拘一格、形式多样;装饰妆扮种类繁杂。襦裙、深衣、胡服成为唐代最流行的三大女装。
〖Ten〗、唐代女性婚嫁所穿礼服颜色复杂繁多,色彩搭配浓艳热烈,但视觉上依旧以绿色为主色调的。且唐代女性婚嫁服饰色彩给世人最大的印象莫过于“红男绿女”,即男着绛色纱袍,女着青质衣裳。《新唐书》记载:“庶人女嫁有花钗,以金银琉璃饰之。连裳、青质、青衣、革带、袜、履同裳色。”且从领型来看,唐代女性婚服多是交领或坦领襦裙,领缘层叠,纷繁华丽。穿着嫁衣的图案花纹色彩复杂,富贵华丽,寓意深厚,图案内容多以动物花卉为主,而牡丹因其花型饱满圆润装饰性强,又因象征富贵吉祥而受广大唐代女子的喜爱。
1〖One〗、宋代推崇儒家思想,强调伦理纲常,因此宋代服饰的最大特点便是儒雅化。相比于唐代服装的艳丽开放,宋代女性服装更加含蓄内敛,崇尚简洁自然,关注穿着的便利且不失礼仪,更凸显女性温婉雅致的气质。
1〖Two〗、宋代女性婚嫁服装在沿袭唐制的基础上,赋予自身的创新,较之唐代少了鲜艳明媚,更添庄重典雅,最具特色的便是“霞帔”的出现。宋代女性婚嫁服装形制多为大袖、下着长裙、外披霞帔。《宋史·舆服志》记载:“后妃大袖,生色领,长裙,霞帔,玉坠子;被子、生色领皆用绛罗,盖与臣不下议。”嫁衣多为瘦长、窄袖、对襟样式,左右对称严谨,领缘有较宽的缘饰,精致而简约。图案花纹风格细腻,造型细致,多为花鸟,但也出现了梅、兰竹、菊为代表的“君子花卉”纹样,寓意高尚的品格与气节。
1〖Three〗、明代时期,霞帔不仅逐渐在后妃和官员妻子中得到普及,更是以霞帔上的纹样来彰显其品级之分,分为翟纹、孔雀纹、鸳鸯纹、练鹊纹等。平民婚服也可著凤冠霞帔,但却有所限制。《礼部志稿》记载:“文武官命妇服饰用大衣霞帔,既合古制,霞帔以金绣为文为等第。若民间夫人礼服,惟以素染色,不同文秀。”规定民间女子婚服不得有纹绣,颜色必须以素色为主。
1〖Four〗、明朝女子衣裙衣摆由短及长,别与宋代的对领而以圆领为主,上衣身长三尺有余露裙二三寸,便是“花冠裙袄,大袖圆领”之装束。礼服多用纽扣,色彩及其纹样较为素净、淡雅。明朝后期,新妇服饰基本以命妇装束为主。《明会典》记载:“凡文武官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圆领衫、束带为公服。”由此可见,明代的新郎婚服更接近于以常服而簪花披红的形象。
1〖Five〗、历史上每个朝代的服饰、嫁衣都有各自的特点,至于哪一种比较好看,这要取决于大家的喜好了。
1〖Six〗、上面就是我的见解了,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帮忙指出。感谢大家的阅读。
关于唐朝宋朝衣服和宋朝不同颜色的官服代表什么啊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