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晏殊

大家好,关于宋朝 晏殊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晏殊的一生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One]、关于晏殊说法正确的是
〖One〗、晏殊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政治家。自幼聪慧,〖Fourteen〗、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因为人慎密而受到宋真宗赏识。
〖Two〗、宋仁宗即位后,他建议刘太后垂帘听政,并在崇政殿为仁宗讲授《易》,一度升至枢密副使,最终官拜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成为宰相。与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Two]、晏殊的一生
〖One〗、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Two〗、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入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
〖Three〗、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Four〗、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Five〗、991年出生于抚州临川(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
〖Six〗、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
〖Seven〗、1006年召试中书,任太常寺奉礼郎。
〖Eight〗、1008年任光禄寺丞。过了很长时间,做了翰林学士,迁升为左庶子。
〖Nine〗、1027年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后改知应天府。在此期间,他极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力邀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该书院(又称“睢阳书院”)与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
〖Ten〗、1032年晏殊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加尚书左丞。
1〖One〗、1055年2月27日去世。赠给晏殊司空(三公之一)兼侍中(官名,门下省长官)的官爵,赐谥号为“元献”,在碑文的首款篆写了“旧学之碑”四个字。
[Three]、秋月晏殊
〖One〗、《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是北宋词人晏殊创作的一首词。下片写愁人登楼远望,唯见遥远的天边阴云暗淡,甚至连聊慰离愁的归鸿也没有,因此更为惆怅。这首词妙于淡雅闲适之外,透出一股深厚苍凉,反映了作者性情沉郁的一面。移情于物,亦物亦人,更为婉曲,感人至深,是大晏词的佳作。
〖Two〗、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Three〗、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Four〗、别后相隔千里,音信不通,心中的深情也无法寄出,令人怅恨。碧纱窗里看惯了春花秋月,听厌了梧桐夜雨点点滴滴敲打着相思之人的心,多少次彻夜无眠。
〖Five〗、她日登上高楼眺望,天地寥阔,阴云密布,全无离人的半点踪影,让人更加忧伤憔悴。那厅堂里燃着的红烛,空自心长焰短,替人流着一滴滴相思的苦泪。
宋朝 晏殊和晏殊的一生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